寻美智库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温州阳光城招商·檀境(永宁书院)

Slogan:

登楼观百川,江河入我怀

作品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马鞍池西路68号

业主单位:阳光城集团、招商蛇口

申报单位: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

申报类型:建筑设计专项-生活美学设计类

设计负责人:方治国

联系方式:(VIP会员可查看,请先登录)

分享:

占地面积:5017.2㎡

建筑面积:2241.2㎡

容积率:0.3

绿化率:48%

建成时间:2020

企业简介:

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是一家谙熟于中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国际性专业设计机构。事务所持有加拿大安大略省执业建筑师事务所牌照,于2003年进入中国上海。至今已汇聚了百位经验丰富的执牌建筑师、建筑设计人员以及项目管理人员。专精于城市规划、产办商业、人居住宅,酒店文旅各个领域。进入中国十几年来,事务所项目遍布全国各个城市和地区。“专注设计,超越建筑”是事务所在中国建筑设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所坚持的信念。

作品展示

20201209/36ec6f8a92eb44b9b5adf82201281245d9ac1ffb.jpeg


塘河诗

这应该是一个没有立面的建筑

一个安安静静的建筑

一个展示时间痕迹的空间

不需要喧嚣的概念

有的只有岁月流淌过的温度

登楼观百川

江河入我怀

归去来兮都是关于塘河的诗。




  · 风起塘河——历史的回溯 ·  

20201209/a7a4e3fa6052f62b202e41952c157cbb3ae92885.jpeg

雷蒙·阿隆曾说过:“历史展示出现在与过去的一种对话,在这种对话中,现在采取并保持着主动。”

20201209/464778c8b1e79a6ed9d9b8ebd78274e18c0731db.png

温瑞塘河,自古天然而成,毕达舟楫、生息万物,两岸民众举其为母亲河。“城依水边,水穿城过”的塘河水代表了温州的历史与文化。河边还有一类老房子,系明清官宦富家所遗存者,雕梁画栋,墙头角尾有各式各样的灰雕图案。一幢一幢的民居交融于青山绿水之间。可以说,所有的温州民居文化,都是关于温瑞塘河的诗。

20201209/6eb3b13817090913da0624a3b4c17b05ab23bd99.png

其中有一座典型的中国南方传统民居,通过建筑师对历史的回溯与情怀的设计,这个满目疮痍的老建筑修葺一新,呈现的是当代气质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和对话,成为一处可持续使用的活化空间,使得古今相互对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20201209/26724c3781fca60874b29703656e356e934f9d5e.jpeg



  · 寻梦塘河水——时间的痕迹 ·  

20201209/d04a808201ebf00943577954b0f3aabff984d45c.png

山水成就了温州。郭璞建城,以九山布列为空间支点。这斗城,有山有水,山至刚,水至柔,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为寻塘河山水,建筑师将场地分为“今”、“古”两部分,创造九园十二景。

20201209/54d4e79cf0835712b24e13d638f68754d34a5512.jpeg

20201209/f37b6410e6666254c5e48d7b98286911bb314619.gif

通过“重塑”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旧场所,与新建筑产生对话, 让两者具有向心性和不可分割性。用一种不断移动,流连转换的视点连续铺垫,留下时间痕迹的同时自然地产生建筑的空间体验, 以及因建筑与环境的互动所孕育的总体情景感受——那种源自江南的山水精神。

20201209/43768a01760d0dd5d9e9c874a4918ec61005466b.jpeg

20201209/2ba80ddc38337b23d705ad749347a80a98184bd3.jpeg

从入口到大厅的氛围,建筑师用传统建筑的意境来传达,曲折迂回的同时步移景异,不同位置对应不同意境,或显或隐,各有意蕴。

20201209/0a0ab62f9e0f3efbfdfe4a966297c17408fc460d.jpeg

20201209/991ca57211634561a825d6d393e137c077bb8602.jpeg

20201209/f6c923f9c7122b4beacaa493394b68c0bd649638.jpeg

除了瞬间的氛围,还要有诗意。通往大厅的内庭空间,两侧背靠建筑景墙,在视觉上空间为封闭的,墙面完整而强烈。两排竹屹立其间,高洁清旷,宛如李衎笔下《修篁竹石图》中的意境,浓淡相间的竹叶为大厅入口营造一个安静平和、内藏深远的诗意。

20201209/bd340cd564251935547bac30e6716770c6dee429.jpeg

20201209/524b5aefc5982e0dfcc149ae36946a56f76c4548.jpeg

通过电梯到达二层,此时可以透过玻璃纵观室外由水串联的三进庭院。面向老房子,我们通过自身、景墙与门厅共同营造出一个半围合云廊。这个水边的廊道,成为室外沿路体验难得的“虚”空间,同时伴着由高低庭院产生的垂直水流,人的听觉和视觉感知被调动起来,体验着人与传统,以及与光线、风雨、山石、植被等自然元素间的关系。

20201209/e5838982998da3a4776041dd1cf48762d8073719.jpeg

20201209/afddf7fe75c63983223b0fe23e90974b61cf889a.jpeg

连接古今的狭长走廊,通过顶部的长条形窗引入自然光线,在幽闭与明亮之间暧昧不清,过去与现代之间混沌不明。长廊不仅连接旧房子与新房子,在营造层级递进的空间次序,以及师法自然的脉络情境外,也同时连接了过往与现在,完成传统到现代的完美过渡与转变。

20201209/e737ca5980d2e47cf7091c62a77c2d5278cb88da.jpeg

20201209/e95642773ebee064b0333a5d2f55218a7d162490.jpeg

20201209/7ff1315de0b409ab1f97767d6d1561f0ea83442f.jpeg

20201209/235bb3e5d505ae50acd70e75ab1be14d0e0c259f.jpeg

20201209/4a8080b611dbd3f0ce86a7fdbfb89a082d5e26ff.jpeg

20201209/cd8a3eca0c0216117a0a67191cdb20b0f3e892d8.jpeg



  · 追忆故人居——光影成诗 ·  

20201209/21ce280031c556542aa93529e97a63bbb8528126.png

20201209/ea51fb4f41fb10ac307bf9b731cd4e7c10616556.jpeg

主入口沿路光线被压暗,是建筑师刻意制造“受控的昏暗”,转到竹园,阳光洒落,树影斑驳,空间产生于记忆对话的语言,在新的场所中去触摸、感知故人老宅的岁月情感。

20201209/d9c403a567cb03fe88712ae034277f7ff0963503.jpeg

20201209/6e8c104d30982ff14c66c0282993e5cc4dde3448.jpeg

通过调节光线的层次、空间上下界面的差异化处理,半高墙体向中聚合的设置,制造柔和天光,带来空间深远感,使大厅内部成为两面玻璃外“自然之景”的容器。四周感受到温和适宜的光线,是建筑师有意识地借用两侧的室外景观,影响人们对室内光线的感知,指引室内观赏者透过窗外植物的缝隙,将目光落在若隐若现的水面倒影上。

20201209/1407786374b28a07a41453389f3c4dadc3955a49.jpeg

随着空间的推进,从较为明亮的影视区到偏暗的展廊,再到充满神性天光的天井,建筑师用特殊的开窗和路径设计去影响光线的进入与反射,增强了空间层次与氛围。

20201209/67b710665b8608b47467c40149537398d21d6750.jpeg

20201209/1622a7491aac4bab7f8db903111346942bc74b06.jpeg

20201209/224a0be2cfa7c52c461db65cb1453baf202abe4f.jpeg

20201209/323734defef2658141ad41a72ed3c6c6d8a1a2eb.jpeg

20201209/60a94c66df0f46399f1227287ee5ab82e4a73fa3.jpeg

20201209/f19c676f514de74c991fb627c713494eea5c5f19.jpeg

建筑师总是着迷于过去的历史场景和现代建筑演绎之间的对比与戏剧性。既保持着对金属、玻璃和石材等现代材料的钟爱,也对历史变迁所遗存的斑驳与其所富含的故事性表现出珍惜和迷恋。大抵是因为现代材料的光感、半透明性、模糊感以及光彩都与历史木框架的厚重感产生了光影对话。

20201209/29fdb6ea3fe30c552eec9e42b154525bac7faef2.jpeg

为了留存旧时故人居记忆,建筑师戏剧化地呈现老建筑的柱、梁、坊和山墙面,使其与大片玻璃、深灰色的石质板材、铜黄色的金属幕帘等不同材料形成对比,创造难以磨灭的蒙太奇印象——一种记忆的重塑。所以对老建筑的设计更多的是还原。将原建筑纵向两侧比较矮的部分做了局部吊顶,有效的规避过多的建筑结构,也让其自身精美的雕花能被白色墙面衬托出来,在老房子两处天光的照射下,白墙呈现出历史构件的轮廓光影。新与旧在产生强烈对比、反差的同时,也通过黑影白墙彼此联结、融合。

20201209/77ad3b69bc315b26c15bef0f02a7c52e0b620294.jpeg

20201209/0d2f5a60e2c1fcb6700c8055eff7884127daf049.jpeg



塘河诗

建筑是建筑师与世界沟通的一种载体,建筑应该是具有传递效果的,在一个地方做一个建筑,明面上是一个实体的砖头,植物,混凝土的构成,暗面上其实站着的是一个人,站在这个土地上,感受场所中发生的一切,虫鸣,云动,风起,雨落,而后缓缓诉说着自己的情绪,可以是一首诗,可以是一篇散文,也可以是一篇论文是气势磅礴,抑或是浅吟低唱,也可以大道当然,但,总归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是不用说出口的,空间,材料,植物,光线,风起云涌,明明暗暗都是价值观,哲学观与世界的一次沟通与传递,而我们行走在建筑中,像是行走在诗篇里,行走在文字的情绪之间。

20201209/2737a17f73644a63ee22ac927c56bd30ba98a62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