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融创至和雅颂
Slogan:
盛世东方,蓉归雅宋
企业简介: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1918.HK),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整合优质资源,为中国家庭提供美好生活场景与服务,成为中国“美好城市共建者”。以地产为核心主业,布局六大业务板块:地产、服务、文旅、文化、会议会展和医疗康养,是中国房地产行业TOP4企业,中国最大的文旅产业运营商和物业持有者,中国最大的会议会展物业持有者及运营商,具备全国领先的综合城市开发与产业整合运营能力。
作品展示
——融创中式十年之路——
融创10年中式传承之路,秉持匠心做最好的中式产品,致力实现中国人居理想,坚持中式谱系三大营造观:
l 自然观,尊重地域风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l 文化观,溯源千年文脉,截取中国文化最美的时代切面;
l 时代观,营造属于当代的东方人居经典。
对于每一位融创人来说,中式产品的营造是初心也是归心,是传承亦是情怀,是集团战略也是社会责任,融创西南已经先后呈现了桃花源系、雅颂系、九府系、蜀风等中式产品。
回望东方,归去来兮。融创溯源千年文脉,遍访国内外中国传统建筑制式,一条江南古典园林研习之路,西南融创中式团队往返过180余次。
2017年,融创正式研宋,相继考察了国内仅有的宋代建筑遗存,日本的光院等宋风建筑,同时携手中国最权威古典建筑研究高校东南大学,研习了228+173幅宋画、500首宋词、100本文献书籍,系统性研究和挖掘宋代文化与审美。
长乐雅颂,是全国第一个完整体系的宋风项目。耗时4年,用一栋1:1实体建筑做实验试做,以现代建筑语言转译悬鱼惹草,横杆寻杖等41处宋代建筑语言。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长乐雅颂以宋代西园雅集为线索,再现20首宋词中唯美场景。
人间好风色既在宋时的江南,也在今日的成都。融创至和雅颂,是融创雅颂产品系迭新升级之作。集结重庆桃花源与长乐雅颂原班中式营造团队,将现代的技术生态与宋式的生活美学相结合,以纯正传统工艺,敬献天府!
——融创至和雅颂探索之路——
至和雅颂位于成都主城中环核心区域,成都市主城东进门户,距成都东站直线距离5km,紧邻成都理工大学生活圈,地块周边有城东体育公园、龙湖天街商圈、万科天荟商圈、万象城商圈,交通便利,配套齐全。项目用地面积约100亩,容积率1.5,具备打造高端中式低密大盘先天优势。
丨至和雅颂项目区位示意图
【追溯】:寻找与当代中国最为契合的时代
宋代美学独树一帜,大道至简,是一种由奢入简的返璞,代表的是更好的审美境界。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回到当下,中国迎来了繁荣昌盛的盛世时代,在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号召下,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尝试。
从人的角度看,相似的社情衍生了相似的人居需求:当代人亦不喜繁复的装饰堆砌,更喜欢通透的建筑,渴望和自然交流,追求简单自由而富有情趣的生活。因此,宋风建筑适合作为传承中式人居、延续中国特色文脉的研究范本,雅颂系也由此而生。
宋代是十足的东方文艺复兴时代,是中国的美学巅峰时代,诞生了领先世界1000多年的极简主义美学,是中国建筑和园林最典雅的时代,是写出了“绿肥红瘦”,“明月几时有”,“灯火阑珊处”等名句的大文豪时代,也是现代生活美学的起源,“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的名场面就发生在宋朝。
【落位】:在地域之中探讨一种时间精神
至和雅颂落位成都,源于历史文化、地域特点、人居需求的综合考虑。首先关注历史和文化的契合度。成都既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也与世界接轨,同样是厚重与简适并存;希望通过物质空间的设计为居住带去精神上的陶冶;紧扣居住者的心理需求展开,将宋式建筑的风韵用现代手法进行二次创作,宋人日常生活中的闲雅、乐活,与当今成都人民安逸闲适的生活方式一脉相承。
至和雅颂项目,在融创雅颂系基础之上,结合成都在地文化特征,呈现出“轻雅颂”风格,它源于宋文化,又简于雅颂,在众多元素的转译过程中,融合成都“时尚、包容”的城市文化精神,构建为当下可感知的生活美学。
——规制——
至和雅颂规划讲究“主次礼序、视线转折”。轴线作为传统中式建筑中存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社会秩序的体现,也是文化表达的媒介。在两宋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引向了里坊制的解体,城市格局复杂化,文人士大夫在保留轴线作为形体组织核心的同时,通过轴线转折,使得建筑与自然呈现出水乳交融的状态。
项目规划在传统轴线序列基础上更为灵活的组织布局,体现出宋式礼仪序列,同时形成更有温度的邻里空间。
丨至和雅颂项目鸟瞰意境图
在整体大规划之下,项目的园林景观也高度契合宋氏文脉,打造宋式园林,在审美泛化,生活艺术化的当下,融创研发宋式风格与宋朝的连接点,不仅要借鉴宋式美学,实现建筑园林的精致样式,更要构筑一种风雅,简约,属于当代人的生活美学。
中式园林好从山水画中汲取技巧,将画中丰富而富于变化的层次折射到园林当中,往往能产生更深的意境,而至和雅颂的园林设计理念就来自于宋朝名画《青绿山水卷》,青绿山水卷中的青峰翠岭,连绵起伏,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连绵的群山叠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於山岭,期间不乏有各种功能定义的亭台轩舍,体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传统,将林木森森、青山秀水的自然意境与寄情山水、隐士作乐的精神意蕴相结合,达到宋代文人士大夫所效仿的“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的现实桃花源,其核心内容便是隐士作乐的生活方式,进可庙堂,退可山野,文人士大夫们所希望的心理隐居,与现代人身在繁华都市,又向往自然山水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根据以上的设计理念,至和雅颂以“礼(登门)、集(过厅)、游(入园)、居(归舍)”四重礼序为整体结构,辅以“八苑六境”为空间内容,形成层层递进、收放有序、韵味十足的“游园式”园林景观。
【礼(登门)】:200米气势展面,高强大院打造极致宽境门庭。
【集(过厅)】:入门即园,【壁月池】【樵溪山馆】【会隐园】【琴鹤鸣亭】打造圈层隐居体验。
【游(入园)】:以六大逸生活庭院、800㎡山水意境,打造山水游园环。
【居(归舍)】:根据宋城宫阙的整体规划格局,采用不同的植物,打造四时之别,感知时序的八大主题空间。(延福苑、晨晖苑、瑞圣苑、麓景苑、撷芳苑、麓泽苑、俊曦苑、玉津苑)
——匠筑——
宋代建筑处于中国建筑史中醇和时期,不同于唐代的气魄宏伟,也不同于明清的拘束精巧,而是变得纤巧秀丽、雅致朴素、比例优美。
【风貌特征】宋代建筑的风貌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感”——水平感、线条感、精致感。
水平感:宋代建筑结构收敛,屋檐多出挑深远,扶手和挂落等装饰构件多在结构柱外侧设置,作为唯一竖向线条的结构檐柱退后在装饰构件内侧,在阴影下看,建筑线条的水平感突出,有向两侧延伸的意味。至和雅颂的设计中进行了美学层面上的创新,通过拉通的阳台、栏杆、挑檐等强化了建筑的水平感,显得更为平和大气。
丨至和雅颂中庭意境图
线条感:宋代推崇几何简雅,不追求过度装饰的审美风尚,建筑立面由纤细的线性构件组成,较粗大的梁柱等结构构件则刻意退后,同墙体融为一体。所以,至和雅颂的建筑多表现出纤细轻盈的线条,形成了独特的美感,设计师也在建筑设计中,以现代材料铝合金转译擗帘杆、挂落等线性构件,将线条感凸显出来,丰富了建筑的光影关系,加强了建筑的质感表达。
丨至和雅颂两叠意境图
精致感:通过对大量古画和诗词的深入研究,对悬鱼、挂落、擗帘杆、交绞造、歇山顶等建筑细部转译,让最后呈现的效果远看没有雕梁画栋的繁复感,近观可察细节,细节又处处有自己的故事,三个层次的区分显示出不必言说即可辨别的宋代特征。
丨至和雅颂两叠意境图
丨至和雅颂两叠意境图
丨至和雅颂两叠单元门头意境图
【构造特点】:屋顶轻薄、屋身通透、平坐舒展、基座漂浮是宋代建筑的构造特点,不但满足卓越的抗震性能,也带来了更丰富的立面层次。
屋顶轻薄:通过金属屋面强化屋顶的轻巧纤薄,以及现代感;通过檐下多层次线脚处理,强化檐口的轻薄及漂浮感。
丨至和雅颂项目入口意境图
屋身通透:通过对宋画与《营造法式》图样的研究,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对直棂窗、帘架、擗帘杆、雀替、挂落等宋式建筑构件进行转译,保留屋身层宋式韵味,再现传统宋式屋身的通透轻盈。
丨至和雅颂宋代元素转译示意图
平座舒展:通过对宋画与《营造法式》图样的研究,参考宋代建筑传统平座层扶手构造,保留平座层扶手的精致构造细节,并强化建筑的水平延伸感,雅颂系产品在扶手的设计上采用现代工艺和材质再现传统宋式建筑精致细节,是现代精工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丨至和雅颂宋代元素转译示意图
基座漂浮:利用宋代莹润的酒樽弧线作为构筑的线型,结合宋代悬挑式基座构筑方式,将悬亭打造为漂浮于置石之上的建筑。
丨至和雅颂项目下沉庭院意境图
【典型形制】:宋代建筑在传统木构建筑基础上,呈现出“横杆寻杖”、“钩窗栏槛”、“悬鱼惹草”、“歇山抱厦”、“帘架檐杆”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制,正是这些特征将宋风建筑与唐、明、清等时期建筑区分开来。
丨至和雅颂宋代元素转译示意图
【颜色特征】:宋代建筑色彩典雅朴素,以低饱和度的暖色调和原木色为主,呈现出木白互显、金色点缀、深灰描边、深咖退晕的特征。
丨至和雅颂项目两叠意境图
至和雅颂一共对20余种宋代建筑立面元素进行风格转译,其中12种元素组合体现宋代建筑典型特征。雅颂系的现代主义演绎,重精致度与现代感,再现宋代文人雅集。
——营宅——
至和雅颂产品设计从产品、客户、市场视角综合思考产品定位,呈现出具备“3面宽+舒适型豪宅叠拼” 、“独立电梯、独立地下室、独立花园的高‘墅感’ 产品” 、“大公区、多套房、多功能的复合型叠拼”三大亮点的叠拼产品。并结合宋人、成都人生活方式及生活场景,进行样板房打造。
丨两叠下叠户型示意图
丨两叠上叠户型示意图
——置景——
至和雅颂园林景观设计从《西园雅集图》中提取宋代文人雅士四大生活场景(茶、棋、书、琴)、《独乐园图》中提取宋代闲逸雅致的庭园生活场景,打造前庭后院、可游可居的宋风园林景观,除形制外,更重境。
宋式园林强调精而造疏、简而意足,以筑山置石寓意山川、理水为湖海,丛植群植的种植手法再现竹林、梅林等,虚实相衬,营造主题性景观及疏朗的空间氛围。造园要素不追求品类之繁复,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丨至和雅颂景观转译示意图
【集-过厅】:将古代八字墙形式运用转译(八字墙是古代大户人家或者衙门等大门口常用形式,以凸显起尊贵感及仪式感),周边景墙将宋代“阑槛钩窗”形式通过现代手法进行转译与植入。
【樵溪山馆】:会所园林景观还原宋画场景,打造诗意栖居的环境,将《四景山水图》、《千里江山图》的场景植入到下沉庭院的设计中,通过现代手法演绎还原宋画场景 。
【会隐园】:宋人喜聚,“寻一山林环荫之处,常以诗,画,茶,棋,乐以会友”,“会隐园”将宋画----《十八学士图》场景通过现代手法演绎,将“屏风、山林屏、榻”等宋式元素植入其中。
丨至和雅颂景观意境图
丨至和雅颂景观意境图
——乐活——
示范区设计构思通过对宋代建筑、宋画、宋主题影视剧、宋代文人雅士等多种更深层次的文化深度挖掘,由一幅宋画《西园雅集图》引申挖掘出在宋代的成都发展出 “十二月市”的主题文化。
运用现代美学表现手法将宋代成都市场之繁华盛景进行了巧妙的引用到室内空间去呈现,将宋代成都“十二月市集”如岁月时光般的复刻还原,置身其中共同感受独有文化繁荣的意境。
整个示范区贯穿一个“雅集云游”的设计概念,在既满足营销中心待客动线的同时,将”十二月市”不同功能分散串联在整个示范区内,体验者可置身销售中心感受独有宋代文化繁荣的意境。
【桃符市——前厅】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延续宋式至纯至雅的极简美学,汲取了宋代元素符号“悬山顶”,用简化的当代装饰设计语言赋予在顶面造型,桃符软饰在空间的每一个细节之处淋漓尽致的展现宋代文化。
丨至和雅颂售楼部意境图
【灯市——沙盘区】
“予尝观四方,无不乐嬉游;春宵宝灯燃,锦里烟香浮。”宋代成都之繁茂,尽在正月灯市。巨大LED屏幕在沙盘区由墙面贯穿至顶面,伴随天幕的背景衬托,形、声、色、感、体,多种感知映衬宋文化和经济繁荣景象的场景;时光瞬间回到了宋代成都之繁茂盛景,拉近了穿越古今的心境;映射出宋代成都的独特发展。
丨至和雅颂售楼部意境图
【香市——活动区】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宋代人爱香,把焚香当做最高雅的审美享受,体验、感悟那一份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趣,整个空间中都弥漫着宋代名香“古龙涎”,置身谈笑感受宋代那一份独有的清雅。
丨至和雅颂售楼部意境图
【扇市——洽谈区】
“青罗团扇掩微羞,酒满玻璃花满头。”聚骨扇,惟川扇称佳。我们在空间造型语言中结合了扇子元素,到访者可在此谈谈书画,论论诗词,品一壶清茶,好不自在。
丨至和雅颂售楼部意境图
【梅市——VIP室】
来到VIP,感受与自然接触的时光,观赏院子里的梅花,感受文人傲骨的情怀。
丨至和雅颂售楼部意境图
【蚕市——国学堂】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结合宋代时期学术自由,穿过庭院寻着郎朗书声来到国学堂,静默着书法家米芾的《千字文》,感受宋代文化的那份诗书雅致。
丨至和雅颂售楼部意境图
【锦市——二叠样板间】
宋代织锦行业具有“宋时蜀锦冠天下”的美名。宋代蜀锦技艺发达,纹样品种更是数不胜数。样板间内感受蜀锦细节变换的现代装饰手法,体会宋人精致富足的生活状态。
丨至和雅颂样板间意境图
【七宝市——三叠样板间】
“七宝”,本是佛家用语,指的是七种珍宝,不同经书中记载的七宝各不尽同。我们更加希望空间呈献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新宋式美学,我们用最现代的手法去还原宋式美学,形成新时代的宋式文化演生,这里的每一处皆是宋代最宝贵的衍生品。
丨至和雅颂样板间意境图
整个销售中心贯穿、集合了成都“十二月市”的盛景意象,淋漓尽致、纷沓至来的呈现在大家面前。将宋代文化、生活方式、美学场景植入到空间各处,移步换景,处处能感受到每个主题、空间的完美融合、渗透其中;宋代的符号元素,宋画的引入,宋风产品的极致专研,具有独特的市场记忆度、超前的美学价值,引领时代国潮之下的 “新宋潮”,贴近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生活方式、追寻时代潮流。
——结语——
中国建筑的个性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艺术上和思想上特殊的一个部分,其魅力不仅止于结构本身,抑或是材质方法,更在于其中流传的中国心意。
从历史中寻找美的源头,并将之构建为当下可感知的生活美学,是雅颂系产品研发的路径主旨。我们无法真的回到过去,或者再现一个曾经,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语境里延续中式的精神,并且可以更好地看向未来。